首页 | 故事类 | 科普类 | 漫画类 | 儿童类 | 小人书 | 插图 | 文章 | 社区 |
![]() |
文革版连环画的时代特征 |
原著: 编文: : 老画报网 |
“文革”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那时的连环画亦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这个时期所出的每一本连环画的扉页或内容介绍上,都印有一两段或好几段“毛主席语录”。书中主人公取得的一切成绩与胜利都归结为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如《上大学》、《为革命而学》、《红心铁手创江山》、《风雨杏花村》等。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故事讲的都是阶级对抗或阶级斗争的内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阶级对立的关系。如《刘文学》、《一支驳壳枪》、《新来的小石柱》、《金色的道路》等。 . 三、文艺为政治服务。为积极配合当时的政治斗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惜歪曲历史、编造历史、改写历史。如《历史上劳动人民的反孔斗争》、《秦始皇》、《儒法治军路线斗争的故事》、《揭投降派宋江》等。一九七六年粉碎“四人帮”后,仍出了一些隐喻人民斗争胜利、“四人帮”篡党夺权不得人心的连环画,如戴郭邦的《大泽烈火》、贺友直、刘旦宅等的《吕后篡权》等。 . 四、人物形象公式化。凡正面人物都“高大全”(顶天立地、形体魁伟、没有缺点),而反面人物必是“小恶丑”(个子瘦小、凶神恶煞、形象丑陋)。典型的是样板戏连环画。其它如《西沙儿女》、《紫曲河畔》、《海上擒敌等。 五、许多作品都不署作者姓名,而冠之以“××创组”、“××集体创作”之类。这是因为知识分子当时被视为“臭老九”,不能让他们成“名”成“家”,要突出工、农、兵是文艺创作的人。如《揭投降派宋江》、《智取威虎山》、《列宁在1918》、《红灯记》、《一支驳壳枪》等。 . 由此可见,文革版连环画比较真实形象地反映了那段时期的特点,有着极其珍贵的收藏价值。 原文网址:http://see.cartoonwin.com/supermarket/collecttxt.php?im=lccs&nam=wgbldt |
|
精彩推荐 |
最新内容 |
网站介绍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隐私权保护声明 |